首页 井研概况 综合要闻 决议决定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法律法规
当前位置   >>  代表工作  >  阅读正文
亮身份 善履职 实代言” 答好人大工作基层新答卷
发布日期:2025-06-05 信息来源:井研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在新时代基层治理格局中,乡镇人大工作是打通民意传导“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枢纽。镇阳镇人大主席团以“亮身份、善履职、实代言”活动为载体,探索形成“身份透明化、履职闭环化、代言示范化”的代表工作体系,有效激活代表履职动能,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

 一、“三维度”构建代表工作体系

(一)搭建身份透明化平台,当好联系群众的“贴心人”。

以“亮身份”为核心抓手,从阵地、日常、活动等维度发力,推动代表身份从“隐性”向“显性”转变,切实拉近代表与群众距离,提升代表履职影响力。一是阵地筑基,打造亮身份的实体窗口。按照“八有”标准升级“人大代表之家”,在5村1社区布局村组联络点,构建“1家+N点”网格体系,设立代表公示栏公开姓名、专长及履职事项,通过标准化阵地建设,让代表身份在固定场所亮出来,确保选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代表、反映诉求。二是日常履职,强化亮身份的行动自觉。推行履职清单制度,要求代表在会议发言、入户走访、矛盾调解等各类场景中,主动亮明“我是XX人大代表”身份,将身份标识融入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让代表把职责清单转化为具体行动,让群众随时随地感知代表履职的责任与担当。三是活动增效,拓宽亮身份的展示平台。每季度在“代表之家”组织1场主题活动,邀请不少于10名群众参与(含村民代表与普通群众),通过议事交流、履职成果展示等形式,直观呈现代表工作内容,让群众直观了解代表是干什么的,在干什么,让代表身份在互动中“活起来”。四是机制固本,固化亮身份的长效保障。推行“代表证章佩戴+集中走访+述职评议”机制,要求代表服务必亮证章,通过常态化机制运行,将亮身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持续强化群众对代表身份的认同感。截至目前,今年已开展4次集中走访,收集63条民生建议。

(二)建立履职闭环化机制,当好服务群众的“勤务员”。

全流程以“履职十条”管理,推动代表履职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一是靶向聚焦民生需求。代表结合职业优势制定个性化服务,如产业代表杨小军聚焦电商平台搭建,治理骨干杨洪福承诺矛盾调解。通过民情分析会将群众诉求转化为监督事项,58名代表年初共认领65项民生实事,涵盖道路建设、供水改造等领域。二是全程公开接受监督。通过公示栏、公众号、公开履职内容,实行“月通报”制度。例如,石牛坝村代表周秀华承诺的8.5公里道路加宽工程,每月在微信群公示施工进度,倒逼责任落实。三是推动实际问题解决。建立人大主席团“一对一”协调机制,解决资金、政策等难题。两河村代表吴芳推动原天湖村整村1200亩土地招租,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全镇累计已完成民生实事43件,道路、供水等问题整改率达100%。四是强化闭环管理。年底组织“代表自评+选民测评+主席团考评”,2024年述职评议收集意见9条,对满意度低于70%的2名代表开展约谈,推动问题整改9项,形成“谋事—落实—成事”的闭环。

(三)打造代言示范化标杆,当好推动发展的“领头雁”。一是学习赋能,培育专业化代表队伍。将代表培训纳入镇党委年度计划,2024年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政策等专题培训8期,覆盖430人次。二是产业带动,激活乡村振兴动能。推行“代表+基地+农户”模式,两河村代表吴芳通过土地流转带动集体增收,带动全镇引进农业项目3个,新增就业200余人。三是治理引领,构建共建共治格局。在秸秆禁烧、国家级卫生乡镇复检等工作中,代表带头制定村规民约、开展志愿服务,引导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两河村代表之家通过“入户宣传+卡点值守”实现零火点;卫生乡镇复检期间,代表带动300余名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活力。

 二、“三层面”彰显人大工作价值

(一)代表履职:从“被动响应”到“主动作为”。“亮身份”机制让代表从幕后走向台前,主动联系群众次数同比增长60%,提交意见建议从2023年的59件增至2024年的107件。代表普遍表示“身份亮出来,责任压下来,必须用实绩回应群众期待”。

(二)民生服务,从“痛点清单”到“幸福账单”。聚焦民生痛点精准发力,2024年解决村组道路、供水供电等实事37件,群众满意度达100%。石牛坝村村民感慨,过去跑断腿办不成的事,现在代表主动上门解决,实实在在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

(三)镇域发展,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提升”。代表牵线搭桥引进产业项目,带动就业增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235起,成功率98%。2024年镇阳镇在天府南1000千伏变电站及塔架建设工作中名列前茅,代表作用成为工作的“硬支撑”。

 三、新时代乡镇人大工作的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领导,把稳“方向盘”。镇党委将人大工作纳入中心大局,定期听取汇报、保障经费阵地,确保代表工作与党委决策同频共振。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二)聚焦群众需求,找准“发力点”。通过“亮身份”听民意、“善履职”解民忧、“实代言”聚民心,将群众需求作为履职“第一信号”,这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核心要义高度契合,使人大工作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的重要渠道。启示基层人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工作成效经得起实践和群众检验。

(三)创新机制载体,激活“一池水”。数字化平台、闭环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创新,破解了代表履职“虚化空转”难题。新时代人大工作需紧跟科技步伐,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治理效能。

(四)强化能力建设,夯实“基本功”。常态化培训推动代表从“荣誉型”代表向“专业型”“服务型”代表转变。基层人大应把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工程,通过学习实践提升政治素养和服务本领,确保履职“精准高效、掷地有声”。

实践表明,基层人大工作需以“亮身份”强责任、“善履职”提质效、“实代言”促发展,将代表作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才能为乡村振兴汇聚磅礴力量,书写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基层答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井研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井研县研城街道建设路48号 邮编:613100 联系电话:(0833)37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