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煦春
龚煦春(1883-1937)宇熙台,号几山,井研县龚家坝人。出生农家,十三岁应童子试为童生,光绪初年考得廪生。在眉州张家坝等地开馆教学多年。后自费留学日本,学习地理并研究国学。光绪十五(1889)年回国,受业于新城(今山东桓台)名学者王晋卿(树南)门下,一度出掌丹棱县书院,颇有声名。骆成骧任四川高等学堂监督时,受聘为监学兼教务。后该校改为四川大学,熙春执教多年,桃李满川,德高望重,时人列为成都“五老七贤”之一。
民国初年,在井研城郊开办盐灶一座,被公推为四川盐场联合评议公所评议长。任职期间,保护川盐运销云贵康黔的权益,平衡川盐的产销,照顾小场困难,提出和实行兼顾各方权益的措施,受到公众拥护。熙春日忙于教学和公务,夜晚致力于写作,一生著述甚多。光绪十六(1890)年与吴嘉谟合力修篆《光绪井研志》。民国13(1924)年受聘为四川通志局编纂,主持地理门,编成《四川郡县志》。另有编著《国朝四家文选》10卷、《古文辞汇纂约编》24卷、《几山文集》3卷、《古今体诗》1卷。
熙春精于金石鉴别和考证,对古器文物多能辨别真伪,收藏有许多富有价值的古钱古物和名贵古画。他曾将在蓉收集的张献忠在蜀时铸造的《西王赏功》银币,携沪售给行家,既获巨利,并取得上海“古钱会”会员的荣誉。
龚熙春博学多才,融通今古。上台讲课,不带书本,娓娓动听,引经据典,准确中肯。写作时,每遇疑难边思索,边抽水烟,考虑成熟,即奋笔疾书,一气呵成。
仁寿冯建吴创办成都艺术专科学校,经费不足,熙春约集一批名教授义务讲课。该校舍遭军队霸占作军营时,他挺身而出,面见军阀,陈说理由,终于使部队调离学校。当该校负债关闭,建吴系狱,他又出面担保,使冯得以释放。民国26年,熙春病逝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