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消费构成内需,是经济增长“主引擎”。特别是在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下,抓好抓实项目建设,通过项目拉动投资,促进消费,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有序发展的“不二法宝”。
1.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会议指出,以工代赈受益面大、带动效应强,能为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规模性提供务工岗位,支持他们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进而拉动消费特别是县域消费,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要加大实施力度。一是政府投资重点工程要在确保质量安全等前提下,能用尽用以工代赈。二是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三是在项目前期准备和建设各环节明确以工代赈任务要求,督促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会议强调,我国交通发展成就显著,但交通网络人均密度仍然较低,要加大补短板投资,带动就业和消费增加,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年内再开工一批国家高速公路联通、省际公路瓶颈路段畅通、内河水运通道建设、港口功能提升等工程。引导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利率贷款。
2.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农发行将信贷投放重点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重大项目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中小微企业和受疫情营销困难企业金融服务五大领域。在助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发行将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国家能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围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发行已同水利部签订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印发了工作指导意见,出台了专门信贷政策,部署加快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据悉,农发行计划今年全年投放水利建设贷款1500亿元,较原计划增长50%。今年以来,该行新发放水利建设贷款7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目前对国家重大水利项目的贷款期限最长可达45年,并给予优惠利率,执行最低资本金比例,优化担保方式,提供的贷款资金周期长、利率低、规模足。
3.6月28日,省发展改革委召开全省项目投融资工作专题会,会议要求:一是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主要可以从6个方面努力,争取更多支持。基金方面,国家将设立5000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方面,国家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央行再贷款方面,主要针对碳减排、煤炭清洁利用、科技创新、交通物流,以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利率只有1.75%;专项债券方面,明年的额度提前一部分到今年四季度发行,下一步将研究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和比例;银行贷款方面,协调加大对重点项目融资支持力度;把当前已经投资建设的项目中的短期高成本资金置换为长期低成本资金方面,正在梳理项目清单。二是强化项目建设用地保障。每季度常态化梳理申报需要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国家重大项目,通过自然资源部门协调解决项目土地问题,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分级协调机制,重大项按目的土地等问题及时上报。
4.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明确提出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重点项目清单对接机制。设立3000亿元金融工具,
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金融工具的具体用途:一是补充投资重大项目资本金,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50%;二是对于短期内专项债券作为资本金无法到位的,可以为专项债券搭桥。对于迟早要干的项目,通过金融工具的支持,能够快速精准打通资本金无法到位造成的堵点,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重点投向三类项目: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支持力度,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要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重大项目,加大对水利、交通、管网、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惠民生、补短板项目和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动新开工项目尽快开工,实现实物工作量。